策略核心原理概括 基于动量效应和趋势稳定性的ETF轮动策略 详细原理分解 1. 动量效应为核心 策略基于金融市场的动量效应 - "强者恒强"现象 过去表现好的资产在未来短期内更可能继续表现好 2. 双重评分机制 策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动量计算包含两个维度: python score = annualized_returns * r_squared A. 年化收益率 (annualized_returns) 通过对数价格进行加权线性回归计算趋势斜率 年化处理:math.pow(math.exp(slope), 250) - 1 反映资产的上涨动力强度 B. 趋势稳定性 (r_squared) R平方值衡量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 值越接近1,说明趋势越稳定、噪音越小 这是策略的"安全"要素,避免追逐虚假突破 3. 安全边界控制 python df = df[(df['score'] > 0) & (df['score'] <= 5)] 下限>0:排除负动量资产,避免下跌趋势 上限<=5:防止追高过热资产,控制风险 如果所有ETF都不符合条件,则空仓避险 4. 资产配置逻辑 ETF池设计覆盖不同市场: 518880.XSHG - 黄金ETF(避险资产) 513100.XSHG - 纳指100(海外科技) 159915.XSHE - 创业板(国内成长股) 510180.XSHG - 上证180(国内价值股) 轮动规则: 只持有动量最强的一只ETF 每日检查调仓,及时捕捉动量变化 全仓切换,不分散投资 5. 技术细节优化 加权回归:近期数据权重更高,weights = np.linspace(1,2, n) 实时监控:每天开盘运行,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成本控制:设置合理的滑点和佣金 策略优势 趋势跟随:抓住强势资产的持续上涨 风险控制:通过R平方过滤假信号 分散风险:跨市场、跨资产类别的轮动 纪律执行:量化规则避免情绪干扰 潜在风险 动量反转风险(趋势突然转变) 市场普跌时可能无合适标的 频繁调仓带来的交易成本 这个策略本质是在多个不相关资产中,选择当前趋势最明确、最稳定的品种进行集中投资,通过严格的量化标准来实现"追涨但避跌"的效果。